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单位

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服务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全国服务热线: 0591-8371-2006

138-0950-1585

+ 微信号:WEIXINHAOMA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金秋动态 -> 养老动态

金秋动态

热线:0591-83712006

电话:138-0950-1585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塘路100号,福州现代中学内2号楼

公交:100路、172路 29中学站 下车2分钟
地铁:2号线 洪湾路口站, 4号线 郭厝里站,5号线 洪塘站 下车,步行5-10分钟



我院吉院长应邀出席“长护险”媒体行座谈会

来源:www.fzjinqiu.cn      发布日期: 2023年03月17日
​在长护险制度设计和试点实施过程中,资金筹集是核心问题,事关长护险制度的实施推广和可持续运行。作为独立险种,需要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与管理模式,长远来看应鼓励多元化的筹资方式。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企业单位和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缴费体系,确保长护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在长护险制度设计和试点实施过程中,资金筹集是核心问题,事关长护险制度的实施推广和可持续运行。作为独立险种,需要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与管理模式,长远来看应鼓励多元化的筹资方式。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企业单位和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缴费体系,确保长护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金融时报》记者来到福州林家金老人家中时,护理员正在为老人做手臂按摩。据林老的家人介绍,老人因患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重度失能,长期瘫痪在床,意识也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长护险政策好,护理有人情味,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儿里。”林老家人说这话时脸上笑开了花。

在福州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们正在手工教室开展活动。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成为迫切需求。
  经历两轮试点,长护险制度已在全国49个城市落地,惠及超180万名失能群众。2020年9月,福州市被列入国家长护险第二批试点城市。自2021年6月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福州市长护险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共有5164人申请,3824人享受到长护险待遇,基金累计支出1929余万元,有效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养老服务保障”,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质量是题中应有之义。全国两会期间,长护险也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热议的内容。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金融时报》记者近日来到福州市,对当地长护险实践情况以及发展中仍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减轻失能老人照护负担
  照护林老的护理员郑燕珍告诉记者,因为长期卧床的重度失能老人血压和血糖比较不稳定,所以她每次上门服务都会先给老人测血压和血糖。之后,她会按“护理服务包”的内容进行护理,如帮助老人翻身,以防止褥疮的产生。服务间隙,小郑还会和老人说说话,并把一些护理小技巧教给他的家人。
  “之前老人的小腿已经萎缩,没有力量,脚也是肿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肿胀已经慢慢消退了。”林老的家人对护理服务的效果十分满意。
  目前,郑燕珍所在的福建微尚生活服务公司大概有200多名护理员,负责长护险照护的人数在10人左右。平均每位护理员服务3位重度失能老人,每周上门3次,每次服务2.5小时,每月提供12次服务,护理项目包括身体清洁、处理排泄、肢体按摩等。
  该公司负责长护险政策推广的小高告诉记者,林家金老人是她在“扫楼”期间发现的。“扫楼”是当地长护险制度的宣传推广方式之一。在各县区医保局的协调下,作为经办机构的商业保险公司和护理机构深入街道社区宣传长护险政策,如发现家中有可能符合参保条件的失能老人,便会帮助其准备相关材料进行线上申请。评估机构也会对老人的失能情况进行上门评估,评估公示后上门签约,整个过程十分便捷高效。
  按照福州市的长护险制度实施方案,全市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凡是长期处于重度失能状态,经评估符合长护险待遇支付条件的,都可享受长护险待遇,并可选择机构护理或居家护理服务。服务标准暂按每月人均1800元提供护理服务,由长护险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分担。选择机构护理的,长护险基金按标准的75%支付(1350元/月),个人承担450元/月;选择居家护理的,长护险基金按标准的85%支付(1530元/月),个人承担270元/月。
  据福州市医保局副局长陈政爱介绍,在待遇水平方面,福州市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国家要求的护理服务水平总费用的70%以上,并按规定向居家护理倾斜。在长护险经办服务方面,由泰康养老等4家商业保险公司为主承办并负责对应4个区域。在各自区域内,商业保险公司又通过联合体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优势。同时,依托福州市的长护险信息管理系统,线上就可以满足参保人、评估机构等不同角色、场景的需求。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在全城任意经办网点申请失能评估和待遇护理,获得长护险的跨区域服务。
  对于这项惠民政策,居家护理失能人员家属普遍感叹“照护好了”,选择在机构护理的失能人员家属则感到“负担轻了”。
  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是该市唯 一一家参加长护险的公办养老机构,目前收住老人234位。福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甘蔚铭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护理服务的缺失成为社会保障的一块短板,而长护险刚好补上了这块短板。这项制度不仅为参保人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还让老人享受到定制化的专业护理服务。
  老人家属黄友苏说,由于老人退休比较早,养老金不够承担住养老院的费用。享受长护险之后,他们的照护和经济负担都减轻了许多,甚至还有多余的钱给老人买纸尿裤、蛋白 粉等日用品和营养品,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甘蔚铭补充道:“当地企业职工退休金一般在3000元左右,按照福利院的收费标准,勉强够自理区的费用。但老人如果失能需要进入护理区,退休金就不够用了。现在加上长护险每月补充的1350元,老人在失能阶段所需的照护费用就可以得到保障。”

  据他介绍,目前福利院有护理人员30名,其中取得政府专项培训合格证的有22名。护理队伍技能普遍增强,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很高,这也为其他社会民办养老机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图为长护险专业护理员上门为重度失能老人做手臂按摩。


探索多元化筹资模式
  在长护险制度设计和试点实施过程中,资金筹集是核心问题,事关长护险制度的实施推广和可持续运行。
  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长护险筹资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筹资模式,主要从职工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建立长护险基金,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单位和个人无需另行缴费。另一种是多元筹资模式,长护险基金来源于医疗保险基金、财政补贴、单位、个人、福彩和相关捐助中的至少三种。
  长护险按筹资标准又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按比例筹资,比如,某市长护险基金由个人负担0.15%、政府负担0.05%、医疗保险基金负担0.2%。另一种是定额筹资,比如,长护险基金个人缴纳每人30元、医保统筹基金筹集每人30元、政府补助每人40元。
  陈政爱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福州市现阶段借鉴多数试点城市的“医保基金+个人账户划拨”的筹资模式,在职职工基金缴费比例为0.25%,单位和个人按1∶1同比例分担;退休人员个人按基本医疗保险划入个人账户计算基数的0.125%缴费,缴费比例在试点城市中处于中低等水平,不增加企业和财政负担。
  “当前福州仍处于试点时期,后续将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长护险基金收支、长护险待遇人群扩面及待遇支付标准适时研判是否调整,确保基金收支平衡。”陈政爱说。
  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别明确,“长护险坚持独立运行,着眼于建立独立险种,独立设计、独立推进”“基金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如果没有独立的、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以上原则就很难实现。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长护险需继续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表示:“长护险面对的是失能人群,是通过护理维持其身体机能状态,并不具备显著的治疗康复功能,而医疗保险主要是保障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医保基金面临较大的保值增值压力,对长护险的‘输血’面临持续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朱铭来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长护险试点地区90%以上的筹资来自医保基金划转,在医保基金运行压力逐步增大的背景下,长护险基金面临不可持续风险。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部分地区长护险基金账户依然内嵌于医保基金账户当中,尚未实现单独建账和分账核算。
  “长远来看,应鼓励多元化的筹资方式。‘第六险’是独立险种就要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与管理模式,不应长期与医保基金捆绑,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企业单位和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缴费体系,确保长护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朱铭来说,未来还可以探索将民政、残联等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助老基金进行整合,将碎片化的资源聚拢到长护险的资金池里,集中力量办大事。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根据国际经验,德国、日本等国家采取的都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付费的长护险筹资模式。其中,企业和个人是筹资的主体。并且,上述《指导意见》也强调,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单位和个人缴费原则上按同比例分担,以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的可持续性。这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企业和个人为缴费主体的保险制度的应有形式,也是确保长护险筹资的最稳定来源。
  提升长护险服务质量
  在此次调研中,福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呼吁将长护险参保人员扩面,也就是在现有保障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的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城镇里的老人有退休金,加上长护险补助,还能住得起养老院,但是城乡居民养老金负担不起失能老人住养老院。”福州市一家民办养老院的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700号(社会管理类45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长护险制度应覆盖全体居民。目前制度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大部分试点城市参保从职工人群起步,并确定了逐步实现全民覆盖的制度目标。青岛、成都、南通、呼和浩特等试点城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老龄化情况,已将城乡居民纳入制度覆盖范围。
  《指导意见》也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随制度探索完善,综合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资金筹集能力和保障需要等因素,逐步扩大参保覆盖范围,调整待遇保障范围。”这意味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将根据自身的筹资能力来确定扩大参保覆盖范围,但由于扩大范围意味着资金筹集范围的扩大或比例的提升,还要循序渐进。
  长护险发展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拥有高质量护理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护理服务带动了长护险发展,因为没有护理服务的有效供给,长护险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限制。对于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当下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生存难,二是专业护理人员不足,二者相互影响。
  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居家护理服务全面停滞,部分居家护理机构收入断崖式下降,人工成本与前期物资购买成本难以消化,陷入生存窘境。不仅如此,由于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非常紧缺,很多民办养老机构还面临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的问题。
  金秋老人院吉院长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养老院现在住了100多位老人,80%都需要重症护理,长护险惠民政策非常好,但目前遇到的难题是,护理员薪资水平低、招聘难,希望可以给予医保局培训认可的护理员相应的补贴,鼓励他们继续留在护理行业。否则,养老服务机构出于生存压力互相挖护理员,造成护理员队伍一直不稳定,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认为,养老机构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之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要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需要解决养老护理体制建设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包括养老护理补贴普及率低、标准低、覆盖人群少等具体问题。
  陈政爱对记者表示,在老龄化社会,养老机构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巨大,提供长护险服务的养老机构更是如此。福州市关注到这个问题后,首创了由医保牵头、财政补助、人社指导为主的联合护理人才培养机制。福州市在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医护学院设立护理人员培训基地,为长护险护理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标准按照国家医护类培训标准进行,进一步培育、规范了护理市场,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不过,目前我国职业资格里的资质证书中不包含长护险护理人员类,希望未来在全国各地都放开长护险制度后,护理人员可以形成一种职业化的趋势。”陈政爱认为,国家可增设长期照护师职业资格,划分出初、中、高级别,分别对应基础生活照料与专业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因为护理人员需要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资格证的发放将利于提升护理员的自我认同感,进而带动护理质量的提升。
  事实上,近年来保险公司已经在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探索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以适当方式将长期护理责任、风险保障责任和养老金领取安排与老年人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有效衔接。
  泰康养老福建分公司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自参与经办长护险服务以来,通过持续对定点护理机构开展公益培训赋能和信息化建设支持,有效促进了护理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使其能更好地为失能人群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对于加强养老护理服务,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大力支持发展各类养老护理服务机构,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护理服务业务。她认为,应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新参与养老护理产业链条建设,逐步提高商业保险服务老年人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老龄化带来的长护险需求。
  由于筹资从低水平起步、保障范围从小规模试点,我国的护理服务市场“起量”仍需要一个过程。相信未来随着长护险试点的扩充,多方合力将摸索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护险发展模式,惠及更广泛的失能人群。